时间:2025-05-25 10:40
一、没签劳动合同试用期怎么算
根据法律规定,没签劳动合同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试用期同样受法律约束。
首先,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其次,对于未签合同的情况,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就不存在试用期的说法了。
再者,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所以,即便没签劳动合同,也要依据上述规则来确定试用期时长,以保障双方权益。
二、没签劳动合同试用期权益如何依法保障
即便未签劳动合同,试用期劳动者权益仍受法律保护。
首先,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很关键,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都可作为证据。
从权益方面来看,一是薪资权益,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二是解约权益,若单位要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需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否则属违法解除,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获得赔偿金。
若权益受损,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在收集好证据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三、没签劳动合同试用期工资法律咋规定
依据《劳动合同法》,即便未签劳动合同,试用期工资也有明确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所以,试用期内,若工资低于法定标准,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要求补足差额。协商不成,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权益。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签订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下一篇:工作一年没签合同能状告公司吗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